天文苑《论语》读书群群聊(一)

齊榮先生
2022-10-06

微信图片_20230305125022.jpg

天文苑《论语》读书群群聊(一)


齊榮


壬寅己酉丁亥

2022年10月0日

九月初六


齊榮:

  我记得曾经网上有这样一条信息,那时候国人不断的在抵制日货,有一篇文章直刺了很多的人的心,那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我不抵制日货,我抵制蠢货”,想想有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齊榮:

  爱国是好的,天地男儿、天地女儿的我们每一个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是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一旦变成了一种带节奏的操作,或者是为了服务于某一个营销套路,又或者为了某一个观念而大肆的渲染,这未必是一个好事。


齊榮:

  原本无心于《论语》,也不想讲《论语》,原因很简单,因为《论语》已经被一些人给玩坏了,名声臭得很。于是在六七年前选择走上天文之路,传播分享天文历法。原因很简单,人文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更重要的是不想炒冷饭,再去重新抄一次别人炒的饭。


齊榮:

  多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国学圈,可以说在真正的文化建树上是没有的,很多人都是炒冷饭的。炒来炒去到至今,可以说很多人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过分的营销,过分的渲染,本身就是一种偏执。


齊榮: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看待这些问题的,从我本人的角度来看,就拿最近很多人在搞“人人读论语”来说,要传唱《礼运大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的把《礼运篇》完整的阅读完了,如果这篇文章没有阅读完,可以说对孔子内心世界的大同,是思考不清楚的。


齊榮:

  《礼运》说了一个什么东西的,这一篇文章从孔子参加鲁公的祭祀开始,整个的祭祀活动结束以后,孔子叹息,言偃问他为什么叹息,由此孔子展开了大同小康的讲述。随后又跟言偃讲了“礼之本,礼之发端,礼久缘由”,我不知道多少人读过这篇文章。


齊榮:

  如果真正的读过,我想对孔子的大同方略,是会有所思考的。孔子提出大同不是像我们今天的脑残粉、营销骗子一样,图的是一时脑热。而是有条不紊的,把一个事情的原原本本说清楚,同样的也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每一个东西是怎么样的?可以说非常之详尽。


齊榮:

  在这一点上也当着群里的诸位同仁说一句话,这句话或许对一些人来说就是冒犯,但是必须得说。可以说传统文化二十多年来,就是死在只有标签口号,而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操方略,这是根本的问题所在。所以很多人最后死在了传统文化路上,做到最后做不下去,不能真正的走出一条路来,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局面。


齊榮:

  关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家真的有心的话,可以去阅读一下党史,好好的思考一下,从中共一大一直到1949年的这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的前辈他们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来构建一种文化理论思想的?是怎么来去打造整个家国的?难道就只是口号和标签吗?


齊榮:

  我经常也骂传统文化、国学圈就是骗子,我不屑传统文化、国学圈的人为伍,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有口号、标签,而没有实际的操作攻略,这是根本的问题。


齊榮:

  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就是,一张口就是道德仁义,说什么一个人要做人好,不会做人就怎么怎么样?可以说这样的一句话就是道德绑架自己,也道德绑架所有学习的人。不进行这样的道德绑架,好像他们就没有饭吃一样。


齊榮:

  在今天道德绑架最严重的,最歇斯底里的莫过于传统文化、国学圈这一群人,自己不学无术,还道德绑架别人。


齊榮:

  在这一点上,齊榮满满的是心酸,当时开设天文苑的课程,我的想法就是为了回避跟传统文化、国学圈的冲突,或许就因为树大招风吧,总有人看你不顺眼,而这些最先来搅局的,捣乱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一直景仰敬仰的传统文化、国学圈。搞得我好像欠她们二百五一样。


齊榮:

  他们一上来就对我是道德绑架,第一个道德绑架就是文化不能赚钱,按照他们的道理就是文化就应该免费,饿死自己是活该的。


齊榮:

  第二个道德绑架就是学什么天文,学做人就可以了,你那个烂天文,我才不学你的东西呢。


齊榮:

  第三个道德绑架就是,天文是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下的东西都是器,我们应该去追求的是形而上的道。


齊榮:

  不说别的,就简单从这三个道德绑架来看,传统文化、国学圈就制造了非常多的脑残粉、爱国贼。


齊榮:

  第一,关于文化赚钱的问题,或在营销套路中,无数的传统文化圈弄国学的人,他们都喜欢给自己标榜是公益,但问题是什么是公益,没有道义的义,何来公益?


齊榮:

  所以他们天然的认为免费就是公益。同样的免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制造毒瘤,原因是培养了一批不劳而获的人。这一批人最后怎么样呢?他们会出来道德绑架所有跟她们这种思考观念不一样的人。


齊榮:

  好像你收费就犯了十恶不赦的罪一样,只要遭受天打五雷轰,接受十八层地狱的酷刑一样,可想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到底是多肮脏,扭曲到什么程度?靠这样的一些人来去传播文化思想,绝对会加深别人对文化思想的扭曲理解。


齊榮:

  自觉自信的定价,这是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同样的更是一个学校对自己的自我要求,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本事,别去揽这个瓷器活。既然是坦坦荡荡的,一个名正言顺的学校,一个名正言顺的老师,自觉自信的收一点费用,这个就是应该的。免费只是这个老师的好心,而绝不是这个老师的义务,更不是一个学校的义务。我不知道这么个简单的道理,在这些人的大脑中就无法转过来。


齊榮:

  第二,中国文化从来不仅仅只有做人,而且所谓的做人,在孔子那里不是这样的,孔子的思考和学说,是家国思想的文化构建,也就是孔子要促成的目的是天下大同,要培养的学生和人才是经世致用的大国人才。


齊榮:

  在孔子那里礼的思考,这个阅读《礼记》就很清楚,在其中也说得非常明白,礼是用来稳定家国天下的,同样的礼也是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而不是我们今天说你对我要有礼貌,不是这样的。我见到你笑嘻嘻的,笑呵呵的。这个就叫有礼貌,恰恰不是这样的。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強][強][強]

齊榮:

  说道礼貌问题,文人们最喜欢的道德绑架就是:“你这个人不谦虚,你要谦虚一点,好好的听讲”。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讲的东西,人家学生早就已经理解了,你还要去讲,能不能讲一点学生没听过的东西,大家都懂的就不要讲了。恰恰不是这样的,我当年跟一个文人老朽对话的时候,他给我的第一句批评就是“不谦虚”,我那时候还纳闷了好久,因为那是在很多年前,我十几岁的时候。被人骂不谦虚,还真觉得是个非常大的事情。


齊榮:

  当时也并不在意,后来才发现,你不管遇到谁,只要是国学圈混了好多年的人,你说的话语只要跟她们的思考不一样,马上就给你来个不谦虚的帽子戴上。完全就是教主的状态,不能去质疑。


齊榮:

  同样的,这些文人老朽们,还喜欢拿《易经·谦卦》来说事,说《谦卦》就是讲谦虚的,谦卦从来讲的就不是谦虚呀。查查《汉语大字典》都不至于如此呀。


齊榮:

  所以谦虚已经变成了整个传统文化的道德绑架,基本上跟我学习过的朋友跟他们讲:“谦而不虚,傲而不慢,谦谦君子,自觉自信,从来没有谦虚君子”。


齊榮:

  甚至经常会说别人“自以为是”,从小一路过来,这四个字是我听过最多的四个字。但问题是,一个孩子自觉自信的思考形成内在的自我确定的“自以为是”,这样的一个好事情,难道不理当肯定吗?


齊榮:

  “自以为是”内在自觉自信,“自以为师”去承担责任。“亦开风气亦为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展雄才”的呈现呢


齊榮:

  回过头来,再换一句话来说,如果说做人都还需要学,那这个人一定是畜生,绝对不是人,只有畜生才学做人。当然了,有的人确实是畜生,按照佛教的逻辑来看,有的人确实就是畜生投胎的,所以没办法,需要学做人。


齊榮:

  礼是行为举止,而绝对不是道德绑架,礼的行为举止更是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修炼,而绝不是一个说在口中的口号,但凡把礼乐教化当成一个口号,那绝对是出问题的。


齊榮:

  你把自身的各种东西修炼到位,把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情处理好,这个就是**你的存在,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的内心状态。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这个和《医者童心》电影演的一样,钱乙通过实践和钻研前人典籍,生出自己的医理,也遭人诟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文人老朽 抱残守缺   食古不化


齊榮:

  而我们今天所谓的礼,或者说所谓的传统文化、国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满足了一些个别人士的内心虚荣,也是满足了他们的一些自我麻痹。很多人真的是爱国学、爱传统文化吗?我觉得是要打否定的,至少我没有看到他们是真的爱,是打着旗号幌子的坑蒙拐骗。


齊榮:

  在这一点上我还真要说一句,我不爱大家口中所说的传统文化、国学,对比起这些东西来说,我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每一次跟大家讲这些东西,我都觉得我痛死了,每一次都是拔我的毛,因为每拔一根毛就在滴血。这不是我自己在做标榜,而是一种内心的心酸。我不知道当年的孔子是什么样的心境,但从《礼运》的文字来看,我觉得他内心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或许他也曾经有过拔毛很痛的感觉。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礼运大同篇里面的社会,才是人应该过的日子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目前我们生活在小康,但都不知道,小康其实是贬义的,各私其私,各子其子的称谓。


齊榮:

  第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句话是当今当下传统文化、国学圈,没有解释正确的一句话。什么只要形而上的道,不要形而下的器,完全是胡说八道,在原文中完全是完整对照的两个内容。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国学骗子们的坑蒙拐骗,这是他们实际证据的第一条,不学无术还坑蒙拐骗。同样的后面还有一句话,但是他们从来不去讲。


齊榮:

  《易经·系辞》还专门说过“尚象制器”,我不知道群里的伙伴们,对这四个字是怎么想的?是一笑了之呢,还是不屑一顾?


齊榮:

  真的只要那个形而上、虚无缥缈的东西,可以说日本鬼子的大炮可以第一次打开中国的国门,也就还会有第二次。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无器不能承道


齊榮:

  只讲仁义道德,华夏,曾被蒙古铁骑踏过,同样的也被八国联军入侵过,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何在?就在道和器的问题上。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好似无水无以行船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还有满清   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


齊榮:

  难道真的是我们落后了吗?首先“落后”二字,就需要重新思考。甲午中日战争,满清政府的实力远超日本鬼子,但为什么还失败?这是值得思考的。


齊榮:

  同样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那么多人被杀?被杀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抗?天地男儿、天地女儿的血性去哪了?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奴化了


齊榮: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些东西是什么感受,仅只是恨日本鬼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自己。倘若真有这么一天,我们就是那一群被杀的南京人,我们能否奋起反抗?哪怕死的时候拉一个人垫背,这是不是一个有意义的点?至少我杀死了一个要杀害中国同胞的人,我减少了一分危害。当时,恰恰却没有,有的是侥幸心理的“灾难没有到我头上”。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以科举囚笼天下读书人,读书人不造反,百姓起不来


齊榮:

  有汉四百年,可以说文人就没有任何文化建树,有的大都是腐败。汉朝那群老朽文人,可以说是腐败透底了,毫无建树,注解三五个字就能给你搞出长篇大论来,可见腐朽到什么程度。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内卷


齊榮:

  天文苑建“论语读书群”那天,子书龙云在一个“人人读论语观众”群里发了对董仲舒的看法,人家直接把他给踢了,踢的时候还说一句“你有群”,意思就是说:“这是我的群,你不要在这里说这些东西。”问题是他连个群规也没有,也没禁止你在群里交流。直接开启踢人模式,气不过,于是就有了这个群,天文苑无心抢那些要吃《论语》饭人的饭碗,但如此对待我的小助理,我们干脆就自己建个“论语”群,找一些愿意交流的朋友交流。


齊榮:

  当时子书龙云说了个什么问题呢?说的就是董仲舒的问题,儒家根本出问题是从董仲舒开始的,董仲舒传播的是董仲舒的思想,而不是孔子原本的思考。


齊榮:

  好像这样的一个话题,触到了我们那位群主的逆鳞,于是就踢了。


齊榮:

  对比董仲舒,我们可以看司马迁,司马迁承担了聿史的职责,而董仲舒呢?把董仲舒和司马迁进行对比,结果也就出来了。同样的也可以去对比当时的汉代那些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司马迁对比到底如何?结果就很明显。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齐荣老师,现在还有个风气很不妥当,就是仰视前人的经验和思想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学者不敢站在   时代和历史的层面,看待前人的经验和思想是否与当下**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没有创造性转化的可操作性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挑挑古人的毛病


齊榮:

  三纲就是董仲舒的妖孽操作,也是孔子学问的文化毒瘤。对比《诗经》就是很好的写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父在从父,嫁夫从夫,夫死从子”就是鲜明的对比。


齊榮:

  好了,就简单跟大家聊这些内容。[握手][抱拳]


夜华:

  一句话,礼运是要读全文的,不能断章取义


夜华:

  真的是文人篡改历史,文人吃饭砸锅,好不要脸


夜华:

  从来没有什么创造,只会摇唇鼓舌,愚弄人心

20230305


阅读5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