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品鉴

齊榮先生
2022-11-09

微信图片_20230305130641.jpg

《黄帝阴符经》品鉴

齊榮

己亥年辛未月甲戌日

七月初五

2019年08月05日

  “天地一体,万物有灵”是天文苑理论思想的核心,若有人能真正领悟、通晓其中的内涵,天文苑的所有文章都可以不用阅读,也没有必要去阅读。完全可以结合对这八个字的思考来构建、打造另一个与天文苑一样的平台,甚至在理论思想构建上也会超越于天文苑。

  《黄帝阴符经》内容简短,只有短短的三百字,却字字珠玑,道尽天地人生。所谓“浓缩的是精华”,莫过于此。读懂、了悟了其中道理,思想境界也必将更上一层楼。希望所有品读、研究过《黄帝阴符经》的朋友、同胞、同仁,都有一种云端起舞,站在九天之上俯瞰沙粒地球的感觉。

  长期以来,关注天文苑的同胞同仁多次发出请求,希望了解一下天文苑对此文的看法。在此结合天文苑理论思想的核心进行一个释义,以供有心的朋友欣赏。同样,也让大家感受一下,用天文苑核心理论思考来阅读、品鉴古典带来的快感。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废话不多说,开宗明义,《阴符经》也是一样的,只需要把第一句话弄懂,后面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当做废话,或略不计,没有必要去学习。直指核心,只取一点,全文只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一句话。意思就是“观察天道的运行变化把握其中的规律,并将其应用出来,也就可以了,人生也就可以获得圆满。”怎么来观天之道呢?简而言之,就是天文苑所讲的天文历法内容:“奉天承运而法则天地,观象授时而神道设教。”天地造化万物有五种特性,也就是五运的造化及五行万类划分的根源天地间的万物没有哪一个是可以逃离其间的,能把握应用其道理就可以使天下永祥太平、出现繁荣五运五行这样铁、法则、规律了然于心,一步一趋地随着天道物理的变化行事,自然就可以做到与天地万物同频共振宇宙时空中的法则、规律,是可以掌握的;掌握了其中的奥妙,万物的生生化化就会感同身受,这一个也就是“与道同行,与时空共舞”天的造化、天的特性也如人一样,天有自己的个性,就如人的个性一样,“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是也。人心的契机,人道、人伦的格局,也如天道示机一样。所以确立天地之道的变化,来规范、安排人的行为、举止,社会的规范的法则也就出来了。天发了杀机,形成异常,星宿就会移位;地发了杀机,出现异常变化,江海中的龙蛇之类就爬上岸来;人动了杀机,就会弄得家国天翻地覆,会引来天地的刑罚,比如不遵循生命变化的规律,惩罚就是早夭、或是难治之症天和人同时发动杀机就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宁,大乱之中必然会有士君子、文化人的觉悟来形成对天下的大治,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就会出现新的力量来奠定了自己万变中的基础。人的天性有灵巧和笨拙的不同,要懂得扬长避短,善于正确运用伏藏之术,进行趋利避害,以达成人生事事多吉祥。人有九个窍穴,常常受到干扰、影响,究其根本只有连通外界的耳、目、口三窍为要义,因为这三窍精、神、气耗散最厉害的三个窍位;如果能处理妥当趋利避害,就能抗拒外邪的入侵。火是生于木木干枯发生大火,必然会燃烧掉附近的所有东西。奸坏、邪魅之人生于**内部、团队内部、企业内部,当他们时机成熟发生动乱,整个**、整个团队、整个企业都会在这样的动乱中崩溃。懂得天地五运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和自身邪正变化原理,并以此来不断加强自己的品格修炼,应该只有圣人可以做到了吧,也或许只有圣人才能把握其中的道理。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天生万物,又会促使万物走向死亡,这是天地中万古不变的道理。天地形成的精华,可以被万物汲取来滋养自身,以使自身变得强大;万物,可以被人拿来使用毁坏,服务于人的生产生活;人,如果过度消耗使用万物,自然会被万物返回所残害,比如森林变成沙漠,这三种取用关系应该把握得适宜不出现过分,如此才能够使三者相安,也才会不会出现被取用者返回来危害取用者。这个就跟人吃饭一样是一样的道理,要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才能身体调理健康,反过来就无法做到,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开篇就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行动**自然规律、天道法则才会安顺和谐、相安无恙,人生于天地,无非不过就是奉天承运。一般人看见神奇的事物就会认为很神奇而不会去思考其背后的神奇所在,到底是什么促使形成了这样的神奇,原理在哪里,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本质在哪里;同样也就无法注意到哪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神妙莫测所在。每一年的日数月数都是按照自然规律来确定数字,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也都有明确的规定;按照这样的原理来生存、劳作,探求天地奥秘、天地本质的圣人也就会产生,神明的智慧也由此而出现。天盗、物盗、人盗,三道变化的契机藏于万物变化之中,不为世间人们的感官所察见察知,是精微玄妙的,要特别注意,能做惟精惟一、体察入微,自然能感受真理所在。君子发现其中契机奥秘严格的要求自己,并且亲身的去实践,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小人发现其中契机就会拼命去追求私利轻则伤,重则命,好男儿自当警惕之。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瞎子眼睛不能看,以耳代目,他们的听觉就显得特别灵敏聋子耳朵不能听,以目代耳,他们的眼光就显得特别锐利。这一切原因于他们人身有残缺,减少了外界对自身的干扰,身心专注一点上的结果。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身心不乱,专注于主要的事情,白天黑夜都认真思考、琢磨、反复的掂量,这样就如同将军用兵一样,虽然只用出十倍的兵力达到万倍的战斗力,以十当万的奥秘就是一点爆破全局都被纲领起来。天地没有什么主观施恩于万物的表现而万物没有不受天地泽被与恩惠的就如同迅雷烈风的变化,万物感受到了,没有蠢然沉迷于快乐中自然会出现放荡过分,没有紧迫感,一个人只有保持平静的,才能内心廉明正直。天地的法则,管理者的角度看可以说绝对自私的,而将其真正拿来运用应该是大公无私的,禽兽以弱小力量把强大制服在脚下,原因在于它们的一鼓作气,毕竟是“三而衰”,所以毛润之先生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有生就有死,有死必有生,生和死是互为根本的,生是死的根本,死是生的根本,这是万物间存在的生化规律,万古都是这样的人生的恩害也是相生相害的于危难中求生,得恩而生,恩生于害;于中被害,得害而死,害生于恩。普通的人认为了解天文、地理一些知识内容就是明白天地之道会看看星星,会看看月亮,知道二十八宿,会给别人讲一些天文、地理就是把握天道规律的表现,并以为自己已经把握了天道法则,以此来说明自己操作是高明;我认为,仅只是认识了解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足的,还需要把握了解、认识其背后的理论思考,并且能把这些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也能参考这些东西进行分析,才是有智慧的表现。有些人总以自己的愚见和猜测来看待所说圣人,我并不以自己的愚见和猜测来看待圣人;有些人以奇妙、神异而有创造、能实现梦想为圣人,我并不觉奇妙、神异、有创造、有梦想就是圣人的标准。所以说:那些对圣人的愚蠢猜测或认为是神奇、神异的人,就如同沉入水下,自投火中,自掘坟墓,自取灭亡,不知道是如何死去的。自然之道宛如平静,毫无痕迹,因而促使万物化生。天地的变化之道也是循序渐进向微妙方向渗透,而后推动阴阳变化形成万物间的隆盛。阴阳之气周行无端,无止息运行也就形成了万物的变化。所以,明白、把握、并能运用天地之道的人从来不会违背自然造化,而是合理的善用它。这些变化,即便是使用精微的乐律和精密的历法,也只能**契机,而不能做到完整的全部揭露出来。于是,古人创造奇门遁甲,应用阴阳、五行、宫卦、干支来阐释世间万象的变化。天地自然物理的变化,人事人伦安排、规划的道理,神机妙算的道理,以及阴阳之气的伏藏,也都蕴藏在阴阳、五行、宫卦、干支这样历数中。五运阴阳变化相胜的术数,也无非不过就是来自天地万象的东西,没有什么奇特的,也不过就是“取法者象”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现在已全文读完,此时回过头来再看,没有什么独特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稀奇古怪都是的粉饰,都是画皮,没有什么好称赞。根本就是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其它后面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当做废话来看,要尊重一点话就理解为对第一句话的阐发、解释、说明。理解了、清楚了、弄懂了、掌握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书写出一篇《阴符经》来。一切都只看个人自己的机缘,没有什么高大上,不能看懂、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也只能认栽,没有办法,那是个人命的问题,与是不是古文没有关系,也毫无关联,也不是玄妙莫测高深的原因,更不是天分和聪明的问题。


20230305

阅读2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