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咨询客服
会员中心
天文苑app
天文苑
文章详情
打扫孔家店,斩杀文人
齊榮先生
2022-11-07
打扫孔家殿,斩杀文人
齊榮
壬寅年辛亥月甲子日
十月初十四
2022年11月07日
二千五百多年来,对孔子的误解之所以那么多,不在于孔子本人,而在文人的坑蒙拐骗。
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文人就一直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坑蒙拐骗,没有半点自己的理论思考。文人这样的烂骨头、贱骨头,两千年来就没有被历史彻底的扫除,最早如叔孙通、淳于越这样乱臣贼子;近代如马一浮、郭沫若。这些人都是把天下公器占为己用的祸害,典型如郭沫若把自己的狗名放在“黄帝陵”三个字旁边。
立足于当今当下,回首历史千年,理当对孔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样的对孔子也需要有一个客观的判断。还原孔子的本来面目,对孔子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对孔家店进行彻底的审判,执行死刑处决,也就是对打者孔子旗号进行坑蒙拐骗的骗子们进行斩杀。
一、神圣的孔家殿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殿堂级人物,殿堂出现问题,修补就可以,出现了灰尘,出现了垃圾,清扫出去就可以,而不是拆殿,要把房子给拆掉,绝对不是这样的。五四青年就没有进行这样的区分。
殿堂是神圣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用来教化启蒙的。与孔家殿相应的是孔家店,孔家店的目的是什么?孔家店就是一个兜售私货的地方,这个地方售卖的是孔子的画像,孔子的外衣,孔子的用具以及孔子说的某某话,就差没有把孔子的尸骨拿出来卖了。
筆就是士君子的灵台神剑,文是士君子的碧血丹青。神剑斩天下诛邪,碧血丹青定千秋功罪。孔家殿的原本面貌,本来就是供奉灵台神剑,收藏碧血丹青的地方。
当士君子的灵台神剑、碧血丹青变成了妖魔鬼怪、文人手中的装神弄鬼、坑蒙拐骗,文化也就从此幕落。
读孔子删定的《礼记》、《诗经》、《易经》、《尚书》、《春秋》五经,我们感受到的是孔家殿的辉煌。看孔家店卖的东西,我们感受到的是孔子思想的垃圾。两千多年来,孔子是背黑锅最严重的第一人,所有文人的罪责都归到了孔子身上,这是我们要为孔子正名的地方。这样做也才是还原孔子的本来面目。
把《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章单独的从《礼记》中摘录出来,就是典型的文人手法,其操作方式就是为孔家店的杂货铺服务。这样的操作手法非常恶毒,也极其歹毒。从《礼记》一书的结构来看,《中庸》是第三十一篇,《大学》是第四十二篇,没有对这两篇文章前面的所有内容有所了解,直接来读这两篇文章,就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同样的也没有办法读懂孔子的思考。
在这一点上,今天读经教育、国学、传统文化的这批骗子,他们就典型地继承了文人的这种操作手法。要问罪,这就是这些骗子的第一罪,彻底的断章取义。
二、理当敬重的五四青年
反观今天的文人骗子、伪国学骗子、传统文化骗子,不由得想起五四青年。一百多年前,五四青年走上街头,他们以稚嫩的翅膀承担起救国存亡的责任,其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理当赞美,同样的也理当歌颂。很显然他们打倒孔家店是合情合理的,一个兜售私货、卖假货的杂货铺,就理当被清扫,这个是不用质疑的,必然是如此,在这一点上,五四青年是值得肯定的,也理当被尊重,被敬重。
鲁迅说的很好,翻开文字书籍,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道德仁义”,透露着的是“吃人”二字,满世界、满大街都是吃人的人。这个描述,可谓是深刻的,也是对文人腐败的经典描述。在此,理当敬重鲁迅先生。
面对文人丑陋面孔下,制造的满大街吃人的人,能怎么办呢?只能是狂人独立,出门呐喊,掮住黑暗的闸门,救救孩子,不让孩子被吃掉,也别让孩子成为吃人的人。如若不是内心深处有深深的情感,有炽热的爱和深深的痛,鲁迅或许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
作为同一个时代的人,五四青年又何尝不痛彻心扉,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就是一个不堪的社会环境,就是一个把人性丑陋面描绘得非常淋漓尽致的社会,就是一个文人腐朽到极致的社会。吃人的人满大街,连父母亲人都要吞食,极其深刻。
于当时的社会,文人卖私货的孔家店又何尝不是社会的重大毒瘤毒。不打倒孔家店,不足以鼓励人心;不对文人进行斩杀,不足以激发士气。所以五四青年要杀文人,要打倒孔家店,最终完成救国存亡的目标。他们承担了历史的使命,也完成了救国存亡的责任,把中国从乱世中解救出来。这是五四青年伟大的地方,也是我们理当去歌颂赞美的地方。
临危承天命,五四青年于国破山河碎的状态下完成了**的统一,这是五四青年的成功。
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国内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唯一想到要做的事情就是救**于危难中,唤醒国民民心,团结一致,解决困难。在整个社会积重难返,吃人的人遍地,文人骗子横行霸道的时段,文化垃圾铺的孔家店日益兴隆的状态下,所以他们首当其冲的打倒孔家店,断文人的财路,让文人没有饭吃。
文人讲五四青年的问题,从来就没有一句是公道话,都是泄私愤。文人都非常的恨五四青年,因为五四青年砸了他们的饭碗,让他们没有饭吃。打倒孔家店就是砸文人饭碗的,断绝他们用孔家店来骗吃骗喝的念想。
三、“三纲”,孔家店私货一
韩非是最后一个敢把小皇帝当做小屁孩来训的人,司马迁是最后一个站着说话的人,董仲舒是把孔家殿变成卖自家私货的第一人。韩非、司马迁,两位文化高山泰斗之后,两千多年来,文化圈大多都是跪奴。
“三纲”就是董仲舒售卖的私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不是孔孟之道,在孔子、孟子那里没有这样的思考。
董仲舒之后,历朝历代的帝王将其推为孔孟之道的精髓;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批判者,也把“三纲”挂在孔孟的头上。不管是推崇“三纲”的人,还是批判“三纲”的人,都把这个当做孔孟的思想来传播。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去分辨的问题。
“三纲”一词是董仲舒《基义》一文的内容,作者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董仲舒本人。不能把董仲舒的思考和孔孟的思考进行对等,同样也不要把后来的那些阿猫阿狗的思考想法与孔孟的思考进行对等。“三纲”的发明人是董仲舒,所有权也是董仲舒,追究文责自负,也当是拿董仲舒来审判。
“三纲”的立论是虚伪的,“三纲”这样的一个理论思考,在先秦以前没有理论基础,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基础是“阳为阴纲”。
阴阳的理论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阳盛阴衰为热,阴盛阳衰为寒”,总之就是“阴阳两相齐等,互为表里,相为转换”。
董仲舒售卖的私货“三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1、束缚人的思维。
“夫为妻纲”,夫妻之间必须以丈夫为准,这是对妻子的最大绑架,严重的束缚了妻子的思维与创造能力,这样的一个观念,在今天也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妇女同胞,在男孩子面前往往会选择避让,这就是“夫为妻纲”的余毒。“父为子纲”,在家庭里必须以父亲为准则,严重的束缚了子女的创造思维与独立自主,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思维,孩子就得听从父母的,还得来一个唯命是从。“君为臣纲”,一个**必须以皇帝为准则,以他的思维方式为准,严重的束缚了全国人民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也就是很多企业犯的严重问题,领导人说话你下手就得听,你不听就是你这个员工不遵纪守法。
2、众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纲”也相当于“三大不讲道理”,即“君对臣不讲道理,企业领导人对下属不讲道理,父亲对孩子不讲道理,丈夫对妻子不讲道理”。这样的一种思路,硬生生的剥夺了我们每一个“天地男儿,天地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只要坐在“君、父、夫”的位置上,不管是傻瓜、笨蛋、流氓、恶棍,再恶劣、再愚蠢、再糊涂的言行都可以作为标准。“长于深宫,死于妇人之手”的汉献帝可以为纲,宋高宗可以为岳飞的纲,咸丰皇帝可以为林则徐的纲,没有思考的人可以纲。奴才就是在这样的观念之中被培养出来的,两千多年来中国多无堂堂正正的天地男儿、天地女儿就来自于这个东西。这样的一个纲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地痞流氓、泼皮牛二、奸相贾似道在生活中都可以为纲。
3、颠覆“礼仪”的五伦往来,沦为纲目关系。
孔子所讲述的理论思考是五伦关系,也就是“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友朋有信、夫妇和睦”,这是《论语》的核心主旨,绝不是奴才式的听从。
从董仲舒开始的“三纲”就是中国文化历史中典型的毒品,也是孔家店售卖的第一私货。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一种思维,习惯了逆来顺受,以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停滞发展,演化出了大批的奴才“说啥听啥,指哪里,打哪里”。
四、男尊女卑,孔家店私货二
“贱内”、“糟糠”,自称“奴婢”,这些言辞都是对女同胞的极大侮辱。戏台上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民间流俗的“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我们的女同胞就天生的如此卑贱吗?
两千多年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硬生生的,把我们的女同胞看成是卑贱的存在,这是最大的荒谬。这个内容来自《列子·天瑞》:“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这个说法在《道德经》中没有,老子那里没有这样的思考。
孔子的思考中没有这样的影子,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以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出来。淑女,非常好的女孩子;伊人,很美的姑娘。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矣察乎天地”,这样的言语从来没有说男尊女卑,而是把男女等同来看待,再如“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等等诸如此类的很多内容,都是把男女等同来看待的,没有所谓的“男尊女卑,天尊地卑”的说法。通行本《周易》的“天尊地卑”这是文人的篡改,帛书可以为证,帛书内容为:“天奠地庳,键川定矣。庳高以陈,贵贱立矣。”
五、“父母之命,媒说之言”,孔家店私货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短短的8个字,却如一把杀人无形的利剑,伤害了历史上无数的青年男女。2000多年来,拆散了无数的美好姻缘,一桩桩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不断的重复上演。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也成为了权力斗争之间的交易,在官场之中就是政治权力交易,在民间往往就是一种物质交易,男女青年在婚姻上变成了买来卖去的商品。在恋爱上,男女都没有自由权,男女都是等价交换的物品和商品。不知2000多年来,有多少风华正茂的男女为冲破这样的一种婚姻买卖而投井、投河、服毒、上吊。
这一句话来自于《孟子》,孟子说这句话是用来做比喻的,是教育求官者要走正道,不要钻狗洞,走歪门邪道。而后来的腐儒、文人却大肆的渲染,把这个变成了教条,上升为男女之间的婚恋。在这里不赘文,自己去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对婚姻的看待及评价,也在他的书中,可以去看“孟子与学生万章”的对话。
《史记》中,还专门记录了孔子是父母野合而生的。孔子的父亲和母亲就是“野合”而生出孔子来的,就是这样的一种“野合”,也没有影响孔子的身份和地位。
《周礼·地官司徒》还专门对这样的事情进行规定和要求,内容翻译为现代文为:“媒氏主管百姓之中的独身者。凡是男女出生三个月取了名字的,都要在媒氏那里登记名字以及出生的年月日。命令男子三十岁一定要娶妻,命令女子二十岁一定要嫁人。凡是娶再嫁的女子并收养再嫁的女子的孩子,也都要登记。在春季的第二个月,命令准备结婚的男女在这个时候举行婚礼。在这个时候私奔的也不加禁止。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男三十不娶、女二十不嫁者以及仲春季节不举行婚礼者,要予以处罚。查明那些到了年龄而没有成家的独身男女,撮合他们成婚。结婚的彩礼,按规定不能超过五匹帛,以免滋长**之风。”
六、愚忠,孔家店私货四
“忠”不是单指忠于某一个君主,忠的应用比*多。“忠”在《论语》中出现了十多次,每一个地方所代表的含义都不一样。其内容无非不过是:人际交往之忠,尽心尽义;个人品德之忠,忠诚、忠厚、忠实;忠君之忠,尽心尽义;为官之忠,为民做出好榜样;行政之忠,尽心尽义和严肃认真;育人之忠,诲人不倦。
汉
以后,卖身于帝王家的文人便偷换了“忠”字的概念,把对人对事尽心尽义的泛指之“忠”,篡改为对皇帝一人无条件绝对服从的奴才之“忠”,把理性之“忠”变质为愚蠢之忠。
“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臣对皇上一片忠心”,“臣对皇上忠心耿耿”,“臣永远忠于皇上!臣无限忠于皇上”,就是典型的奴才、狗腿子的话语,历代的那些皇帝们、奸臣、文人也最喜欢、最善于玩弄这些话术了。
把
“忠”字的使用对象集中在了皇帝一个人身上,这一个就是文人当年的大手笔。“忠”、“忠心”、“忠心耿耿”,成了臣事君、民事君的专用词。忠君,从此也就变成了文人骗子、皇帝老儿道德绑架芸芸众人的道德教条。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忠君教育一直是打着儒家文化招牌进行的。
我们看看
《诗经》中的歌颂与批评就很清楚。《诗经》有“风”、“雅”、“颂”,“风”为讽刺、批评、审判,“颂”为颂扬、歌颂、表扬、鼓励、赞美。诗理之中,君有错,臣民可以讽,君有功,臣民可以颂。并不是坐到君王的位置上,就一定能受到歌颂的。
君臣之间的关系,不是“臣忠于君”,而“君忠于民”,这一个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这一点上,三皇五帝都是这样的一个表现,伏羲教人织网捕鱼,神农尝百草,轩辕教人穿衣服,这些都是“君忠于民”。今天,如果还有传统文化的毒品传播,告诉你一定要服从某某领导,这一个人,其心可诛。
七、愚孝,孔家店私货五
孝,是善待父母的意思。孝也是一种爱心。这种爱心,主要是针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同样的在排列上“父慈子孝”,“父义子孝”,说的是父亲把慈做到了,孩子作为后来者,自然居上。
秦汉以后,“孝”字被无耻文人偷偷更换了概念,把儿女对父母的爱心变换为儿女对父母的无条件绝对服从。现在字典对这一个字的解释也是这样的“旧指对父母无条件地顺从。”
从爱心之孝到绝对服从之孝,是文化的变质。从此,理性之孝变质为愚蠢之孝。愚蠢之孝割裂了慈、孝的对应关系:不讲父的爱心,只讲儿子的绝对服从。
极其恶劣、极端
野蛮、极端专制的话就是:“父叫子死,子不死为不孝。”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父亲让儿子去死,儿子也应该心甘情愿地去死。儿子不去死就是违抗父命,违抗父命就是不孝。
愚忠愚孝毒害了华夏人两千多年,不仅仅只是“忠”、“孝”两个简单字的问题。要不是如此,也就不会有皇帝老儿怕人夺权的问题,还要消弱兵权,宋朝就是千万人的教训。所以说“韩非是最后一个敢把小皇帝当做小屁孩来训的人,司马迁是最后一个站着说话的人。”
八、总结
文人理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两千多年来,他们对社会只有危害而没有任何助益。
同样的看待孔子的理论思考,需要进行一个区别和区分,这个区别和区分就是孔家殿和孔家店的区别。把这样的一个区别给它区分开来,孔子的圣人之名也就不被污了。从汉朝开始的文人,没有一个是给孔家殿添砖加瓦的,全都是在孔家店里兜售私货。
将来,文人骗子、传统文化骗子、国学骗子,还要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坑蒙拐骗,只会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不是什么光荣、光鲜亮丽的事情。有本事就把孔子的理论思考好好的研究透、琢磨透,变成自己的理论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然后再教授给学生。
那些兜售私货的文人骗子、国学骗子、传统文化骗子还不反省警惕,新一批的历史罪人就将是你们。
声明:此篇为天文苑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
https://m.tianwenyuan.com/nd.jsp?id=260
阅读31
分享
下一篇:
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
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