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一个極富內涵的字

天文苑
2020-03-21

古典用了非常多的文字論述氣的內容,就是要把氣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用來回答人與天地宇宙的問題。定義氣是天地的本原、萬物化生的根源。天地間的所有物象變化是氣的作用,是氣運動變化推動天體運行在天成象,是氣在地運行化生化滅世間萬物。

《晉書·天文志》說“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止皆須氣焉。”即天上的日月星辰,自然的在虛空中生成,漂浮於太空之中,行止全都依賴氣的作用。(參見:天地時空論)

《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氣生,四時法成。”黃帝說:天地之間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生物,沒有比人更貴的,人依靠天地之氣而生成,并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而成長。

《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說“臣積(稽)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珝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鬼臾區說:我查看學習《太史天元冊》一書,上面是這樣說的,太虛無垠,宇宙無限的寬廣,天真元氣化生,萬物開始化育生成,五運在天地間運行,布散天真之氣,是統攝萬物化生的根源。天蓬、天芮、天沖、天輔、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九星懸掛於天上,明朗顯著,日月五星循着一定的軌道在哪儿不停的周天旋轉,氣隱入大地之中又從大地之中釋放出來,循環往復,交替運行。氣進入地體運行,呈現出大地上的萬物景象;晝夜有幽暗與明亮相互交替,四季有寒冷與暑熱相互變換,這樣生生化化,所有物類全都不停歇地發生變化。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意思是說:自古以來賢達聖明的人都以人體氣血經的運行與天地之氣相通相應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天地之氣(陰氣陽氣)的運行。在天地之中,六合之內,人體九竅、天地九州,五臟十二節(經),全都與天地之氣相通相應。

等等諸多文獻的內容,都在論述氣是天地的本原,萬物化生的根源。

氣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範疇,夏先祖對其賦予深刻的內涵,定義氣的內容,就是希望可以通過以氣為核心的理論體系來回答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也希望我們後世子孫在其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沿他們的足跡回答解答更多的問題。

在此,天文苑歡迎有心的朋友來信,與天文苑共同探討交流相關的話題及內容。





阅读10027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