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山赋》
齊榮
乙巳壬午丁卯
20250627
医道煌煌,岐黄溯源。九州腹地,嵩岳之南。汤汤溱洧,润沃壤而滋繁;叠叠云岩,毓真泉以焕妍。其山蟠青峙翠,接五岳之云根,通浩渺之灵界;其水含灵漱玉,连三川之星躔,贯浩渺之玄天。
若夫采药辨气于幽谷,防风摇芳,白芷凝馥;问道寻经于苍崖,玉版藏秘,灵枢列篇。观夫云霭缭绕,草木含情而吐秀;岚烟飘缈,禽兽和鸣以传弦。天地钟灵之圣境,日月孕秀之岐山。
溯其源也,星垂斗柄,岁启鸿蒙。轩辕问道,紫气东笼,祥光瑞彩盈宇;岐伯展金匮之藏,阴阳立论,玄理妙机贯穹。黄帝启玉函之秘,脉络为宗,经络之理明融。六合播雨露之泽,三皇传刀砭之功。
一十八卷注玄珠,穷究天地之变;五运三才开新篇,洞悉阴阳之宗。春采长桑之蕊,馨香盈袖;夏寻紫芝于霞渊,瑞彩盈瞳;秋取茯苓于月窟,素洁盈怀;冬掘黄精于雪塬,玉润盈胸。砭石导九原之疫,祛邪扶正;艾火烛八荒之寒,暖体温衷。从此九州瘴疠散,兆民鹤发安,康泰之象融融。
观其脉也,天地为纲,阴阳为炬。草木通脏腑之窍,山泉应经络之枢。云台雾谷,尽化腧穴之地灵,藏玄机而隐妙;露蕊风柯,皆禀气血之天序,含真气而显殊。
杏林橘井,千年茂盛而流芳;石臼药碾,百代留存而焕誉。悬壶者循苔径以问源,施术则起沉疴,妙手回春彰仁术;济世者倚松窗而探赜,立论直抵太初,高怀济世显鸿图。更有圣王勒碑以纪德,彰岐伯之丰功;名士摩崖而作赋,颂医道之鸿途。
嗟乎!岐山不语,大音希声,藏医道之至理;灵素一卷,立医统之圭臬,耀杏林之华星。万方黎庶仰圣名,千秋医德永传承。
今我辈登临俯仰,感先贤之遗风,循圣迹以继绝学,探岐黄之幽径;采青囊而续明灯,弘医道之至情。惟愿杏林春满,金方济世长存,救死扶伤彰仁义;橘井香遥,仁术与青山并永,悬壶济世颂贤名。愿医道之花,遍开九州,福泽苍生,永耀乾坤!
《岐伯颂》
齊榮
20250627
河南郑州岐伯山
维公黄帝纪元四千七百二十二年,岁在乙巳。华夏医宗,千古遗志。时维仲夏,敬撰昭词:
渺渺岐山,汤汤渭中。
天授灵枢,道启仁风。
远溯神农,近承轩雄。
玄机授受,素问始通。
论脉察息,神机断病。
五运司气,六腑调衡。
悬壶济世,金匮藏真。
阴阳承启,经纬纵横。
泽被黎庶,德贯长空。
杏林垂训,橘井流声。
百草识性,九针循经。
膏肓烛隐,沉疴启明。
仁心不朽,妙术永弘。
大医精诚,万世垂名。
伏惟尚飨,伏惟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