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太华山气象站一得测候广场

天文苑
2020-01-21
昆明太华山气象站一得测候广场
2020-01-21 10:10:16



立杆测影是古人观测制定历法的一个内容。这里以昆明气象博物馆内的一得科普广场为准,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得科普广场位于昆明太华山气象站内,海拔高2358.3,东经:102°41′58.88″、北纬:25°03′21.19″




太华山气象站位于昆明西山**级风景名胜区——太华山美人峰之巅,是自然科学家陈一得于1927年创办,是云南省第一个气象站,也是全国第二所私立气象测候所,1937年搬迁至现址,气象观测工作延续至今。


陈一得(公元1886~1958),原名秉仁,字彝德,云南盐津人,云南现代气象、天文、地震学科研究**人。首创《昆明恒星图》和《步天规》。主要著述有:《近30年昆明气象观测记录》(季、月报表)、《云南气象要素之分布》、《昆明水位之变迁》、《大理的风》、《云南地震史之观察》、《滇西地震带》等。


一得科普广场是测影定节气,辅助制定历法的观象台,广场上安放了九根测影柱。



广场以雄鸡站立的石柱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形成一个大圆。


正北方是测雨台,测雨台南边则陈一得老先生创制的步天规图示。与现代测雨工具最接近的当属乾隆测雨台,它以黄铜制造,为圆筒型,筒高一尺五寸,圆径七寸,置于测台之上,用于量雨,测台正面书有测雨台三个大字,旁边则是清乾隆庚寅五月造的字样。



正南方是立杆測影定节气的石柱,当太阳位于正南方位,与石柱在同一直线上,石柱的影子投在二十四节气刻度表的相应的位置上,就是相应的节气时刻。一年中太阳影子最长的时刻是冬至,影子最短的时刻是夏至,也是一年中白天、黑夜,最长、最短的两天。从冬至到夏至,影子逐渐变短,从夏至到冬至影子逐渐变长。影子由最长到最短,再由最短到最长,刚好就是一回归年。



东边三根是太阳夏至、春秋分和冬至的日出方位,西方三根是冬至、春秋分和夏至的日落点方位。汉乐府诗歌《陌上桑》记载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日出东南隅说的就是太阳升起的方位——东南方。日出东南方是初春日出来的方位。此句以环境叙事开篇,用日出东南隅引出主人公的姓名及生活环境;突出秦氏有好女,是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女孩。


中柱以北,步天规以南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时间网格,时间网格纵向斜线为时间线,以一刻钟为间隔(粗线为整点,细线为半点,短线为一刻钟)标明了其相应的地方真太阳时钟点数,而横向五条线其中中间一条是直线,表示春分和秋分中柱上的雄鸡日影着地点在广场上的移动轨迹,另外四条为双曲线,由北向南分别表示为冬至日、立冬和立春日、立夏和立秋日以及夏至日该日影着地点的轨迹。



中柱以南是时差对应表,通过此表可以快速的换算出北京时间来。


时间对应表的东南、西南是西历节令歌西历月日歌。我们今天数拳头凹凸处识每月的大小及背诵的每月都有两节令,日期一定不会差。上半年中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就是当时陈一得西历节令歌和西历月日歌。


这就是昆明太华山气象台一得广场内容呈现的介绍,有心的朋友可以到现场实地观察。


阅读1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