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苑《论语》读书群群聊(三)
齊榮
壬寅己酉庚寅
2022年10月04日
九月初九
齊榮:
大家早上好,在这里简单跟大家进行一个对话交流
齊榮:
群里交流往往随心随兴,不存在专门的授课,也就不存在太多的规矩和要求,在群中对话大家也可以随意参与,因此我的想法是不设主题,我们由心而起,随性而进行对话交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自信的对话交流,其实就是一篇篇唯美的文字。大家一些非常好的文字,一些精彩的表达,都愿意保留的话,天文苑可以为大家做一个工作,把这些内容收集起来进行存档,将来集成册子分享给更多小伙伴。这是天文苑及齊榮可以为大家做的。
齊榮:
齊榮出生于山野乡村,身上更多的是山村的野味,不懂那些规规矩矩,也不想理会那些繁琐的人情世故,只有一个简单单纯的想法,就是人生来一场自觉自信的对话交流。一场自觉自信的对话,就是一篇非常好的美文。每一个人自觉自信的发言,进行对话探讨,这远比我们去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好的很多。入心、入情的文字,哪怕就只有一句,都是天地间最美的音符。
齊榮:
今天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社会,为什么会天下文章一大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办法生产,没有办法生产,还要营销混饭吃,因此打着某一个旗号来去混饭吃也就成为了自然。可以说,今天很多的人都打着《论语》的旗号,他们真的把《论语》好好读过了吗?真正的去品味思考了孔子的一生了吗?同样的又是否真正的走进了字里行间,感受到孔子内心的呼唤,感受到了孔子内心的无奈,感受到了孔子一生的不易,感受到了孔子为大同的呕心沥血?这些都是否思考了?我觉得这是应该去问的问题,也必然是需要去思考的第一话题。
齊榮:
之所以骂他们是国学骗子、传统文化骗子,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在,所以他们坑蒙拐骗,所以他们各种营销套路、各种标签口号层出不穷,这就是齊榮经常骂的文人老朽、传统文化骗子、国学骗子。
齊榮:
对此事,我们可以看历史上的文人,汉朝的文人就是典型。汉朝那一群文人,他们无所作为,他们以注解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他们就能够说出一大堆的啰哩巴嗦来,这就是汉朝无耻文人的举动,这些人是毫无文化建树的人。那时候的文人秦延君就是典型,用十多万字解释《尧典》两个字,用三万字解释“曰若稽古”四个字。这个就是当时的汉朝风气。
齊榮:
“一言以辟、一言九鼎”,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文人,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这是在传播文化吗?很显然这是在毁坏文化。
齊榮:
网上前段时间在传播一个人的讲座,题目大概是“传统文化为什么会断层?”这个话题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至于说这个人所讲的内容如何,齊榮不去讨论它,也没必要去说它,毕竟人和人的思考就是有差异性的,是思想境界决定的。
齊榮:
但对于这么一个话题,我们怎么来看呢?传统文化为什么会断层?说传统文化断层,当今当下的社会、国学圈、传统文化圈,普遍的思考和认识就是五四和文革,因为这两场运动在反帝反封建,同样的也在反叛很多旧留的东西。
齊榮:
至于说这些人是怎么来讨论这些东西的,群里的很多人都应该很清楚,不用去过多的说。
齊榮:
在这个点上,我们不能把视野局限在五四和文革。我们还真可以在往上去追溯,把9000年的历史渊源,给梳理清楚,以一个9000年的视野来看待当年当下,如此或许就不一样了,这两个事情在9000年的历史之中,不是真的非常大的事情。
齊榮:
上下九千年,纵横八万里。几年前,齊榮曾说过:“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总结归纳的一定是历史五千年的江山风云;追本溯源,寻根问道,思考的角度一定是上下五千年;跨越古今,链接当下,构建的一定是历久弥新的永恒哲思;经世致用,博古通今,开辟的一定是穿越时空的亘古永恒。”
齊榮:
对应上面的这样一段文字,齊榮同时也写了另外的一段文字,可以说算是对当今当下社会的一种思考总结:“高屋建瓴,云淡风轻,未来文化事业的文化传播者,必然需要整体性的视野,站在历史上下五千年的角度来思考世界历史的五千年,把世界历史的五千年放在心中。未来的文化传播者,必然需要对过去及当下传统文化、国学文化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重新出发,开辟出一条真正的传统文化道路来,走一条真正的传统文化事业道路。唯其如此,才能打破“各自为政,各自为大,占山为王”的思维桎梏。也唯有站位是历史五千年的高度上,才能突破历史的局限性,解决历史三千年未能解决的问题。”
齊榮:
其实五千年也挺短的,我们完全可以立足于9000年,之所以说9000年,是以伏羲氏为划分界限的,伏羲氏距离今天就是9700年。在宇宙无尽的时间里,9000年真的不算什么。
我不知道那些天下文章一大抄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怎么样的状态,从齊榮本人自己的角度来看,抄只是一个最拙劣的手段。换一个角度来看,把历史的9000年,纵横的8万里放在心中,哪有写不出来的东西?
齊榮:
我经常跟天文苑的学员讲,我们写作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每一个人都可以下筆千言、妙筆生花,写作的题材非常简单,眼中可以看到的所有物体都可以作为写作的题材,天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筆下的万马奔腾,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样的也是一种理论框架的构建、训练。
齊榮:
我从小写东西就有这么个感受,我不去考虑你老师给我讲的那个标准、那个要求,反而是那些所谓的凤头豹尾,开头要经典名句,结尾要留有弦音,这些内容反而是阻碍我们去书写的东西。
齊榮:
可以说我们无数的人多年以来,都有一个状态,就是活在别人的观念中,但凡有人要促进他去改变整个的旧观念,他恐怕是不能接受的。你们谁要改变我的旧观念,就要谁的命。这个或许就是很多人的状态。
齊榮:
以前我们一群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白发苍苍的老小孩”,可以说今天很多人就是白发苍苍的老小孩,别看他们白发苍苍了,而其实她们自己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个孩子。
齊榮:
可以说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无数的人都是活在旧观念中的,来打破这种旧观念的解决之道《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我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如何来看。
齊榮:
在这里,一个内容供大家参考,这是曾经一个老师书写的内容:
破千年陈规旧俗,一心为民入地狱
立万代新风正气,一身轻松上天堂
齊榮:
千年的陈规,万年的旧俗,这是齊榮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可以说我们很多人的观念,有的观念还真不是今天的观念,有的观念的传承,还真有历史渊源的遗毒,这个真的是需要去思考的。
齊榮:
说文化断层,这个断层的历史,当追溯到先秦以前,也只有把这样的一个历史脉络梳理清楚,来谈文化断层才是有意义的,才是一个真正的提纲挈领的东西。
齊榮:
前几天9月28日,一群人要搞“人人读论语”,那个口号、标语,可以说真的是吓人,把这个口号标语给大家看一下: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之作;
《论语》是东方的圣经;
《论语》是君子的发祥地;
《论语》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的必读教材。
齊榮:
这些话语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吗?这是可以去问的。中国文化的元典是什么?君子的发祥地是论语吗?这些话题都是可以去思考的,至于说到底是不是?答案如何?齊榮在这里不做任何回答,只作思考分享。
齊榮:
同样的更可以去问一句,孔子的思考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会有孔子的思考?这些问题是不是也该去问?这些问题不问,空喊口号有什么意义?不解决问题呀。
齊榮:
所以齊榮骂他们是国学骗子、传销分子,大肆的进行口号标签的渲染呗,传销不就是这样的吗?传销就是各种口号标签、广告语一套套的。
齊榮:
而最后呢,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来作为回馈,这就是传销。喊出去的口号,一定是要兑现的,不能兑现就是实行。
齊榮:
是的,完全可以高歌猛进,同样的也可以一起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开疆拓土,斗罢艰险”,但实实际际的落地的东西在哪里?这才是重点。
齊榮:
别老是天天口号标签的,天天口号标签的只有陈安之成功学、心灵鸡汤才是如此,原因就是要洗脑,只有把你们洗脑成功了,才能够赚钱呀。陈安之的成功学,成功了谁?可以说只成功了陈安之自己一个人。
齊榮:
好勒,由于时间关系,就简单跟大家交流这些内容,我们有时间再聊。[握手][抱拳]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一些人之所以王八蛋,就是因为贪得无厌,工资已经很高了,还要继续炖,最后弄得我们底层的基本生存都成问题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其实一个人基本的生存花费不会太多,但被他们这样一卷,就难起来了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像那个童话故事描写的住在破渔船里,想住在石头的房子里就行了,结果呢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随着愿望满足,欲望永不停止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最后还要让天地万物臣服于她的脚下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最后只能又住进了破渔船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永远也不会满足的欲望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去的就是这个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朱子 存天理 去人欲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这个童话故事是有的,《格林童话》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而这个 让奶头乐理论 借用过去了,银行贷款,花呗,信用卡透支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让人欲望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长,不断生产(不会产能过剩吗?)
斜道:
齐老师,我觉得一直到明清时期的文人所做的考证考据,其实都是没有超越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哲理文化,或者说一直到晚清以前,中国的文人们(包括哲学思想)没有突破春秋战国时的顶峰,以至于太平天国时把基督教的迷信拿来改变下,人们就信了!!!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电视剧《突围》阐述了国企逆淘汰,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国有资产流失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以权谋私,公权私用,滥用职权,懒政不作为
斜道:
齐老师,我觉得要先走一个最高标准的目标,以之作为最高的理想或梦想或哲理奋斗实现,来自省或清理自己每天的收获,那么我们的灵魂每一天都能得到升华
斜道:
或许每一个时代的英雄和烈士们都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天堂,但是我们活着的人都是知道曾经护我们周全的英雄烈士们是在天堂的
齊榮:
明清时期的人连汉朝的思考也没突破,理学并没有找到文化的根
齊榮:
是的,你觉得立足于这一个点如何?
破千年陈规旧俗,一心为民入地狱
立万代新风正气,一身轻松上天堂
齊榮:
这里需要修正一下,我所说的天堂是在人世即如在天堂,也就是说“把人生过得幸幸福福,和和美美”,这就是在天堂。
齊榮:
“天堂长筷子互相喂饭”的写照就是“在人世即如在天堂”。
斜道:
齐老师,很好呢
斜道:
爱自己过甚会生出自私,自私过甚会生出懦弱
斜道:
我老家有一种植物,我们称它熟地草,对于牛羊来说,熟地草本身很营养,但是,熟地草确只能生长在翻新的肥沃的土地里,如果第二年土地不翻新,熟地草就基本不生长了,如果把熟地草的丰富营养看作是饱满的自己,反而不适于自然环境
斜道:
以上是和别人交流得来的感悟,刚刚
斜道:
我是想感叹一句,和别人交流不容易啊!
斜道:
@许由 คิดถึง
心迹雙清 คิดถึง:
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