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苑
2019年11月3日、4日天文苑在昆明西山开展了第二期天文历法学习。
学习内容为:什么是天文历法?学习天文历法有什么好处?古人界定的天地框架是什么?全天三垣二十八宿——全天三垣二十八宿的组成,龙象周天运行,参商不相见,荧惑守心,杓携龙角,北斗指位,赤道天球坐标系与黄道天球坐标系、地平坐标系的核心区别及内核等等内容。系统的回答了天文与人文关系。
学习中重点强点了,天文历法是中国文化诸学科的基础,中医就是天文历法在人身上的运用。古人所讲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参相应。此理论基础及核心在《内经》中有系统、完备描述。
古人认为大到宇宙天体,小到毫毛草芥,都是由“气”的阴阳雕琢而成。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必须适应天地自然之气的运动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性变化。并依据天地之气的运动规律来治病、养生,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
在病理上,人体也同样受天地之气变化的影响。当天地之气出现异常,超过了机体调节功能的一定限度,就会导致人体尤其是不太健康的人体出现疾病。比如春天多温病,夏天多热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伤寒。临床上某些疾病如痹症、哮喘之类,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或节气交替时节,病情复发或加剧。
一年之气,一日之气,均与人体相参相应。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都是对天地之气运行时段之规律所做的标识,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息息相通。
古人所命名的星官也是依据天地之气的运动规律来命名的,“官”是“宣”的意思,“宣”是宣明“气”的运行。《史记律书》说:“七正”,二十八舍。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舍者,舒气也。”
同时,也进行了实际的天文星象观测。学习的学友在使用观星软件辅助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无误的辨别星空的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