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也谈“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2-10-22

图片

聚焦二十大,也谈“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齊榮随筆

壬寅年庚戌月戊申日

二零二二年九月二十七

2022年10月22日

  二十大报告已结束几天,当下中医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报告中谈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天文苑虽偏安一隅,远离尘世浮华,幽居昆明山中,但对于中医中药也特别的关心,毕竟中医中药跟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有关。

  千百年来,中国人所赖以修身养病的根本就是中医,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人的良医良相,社会的医生是良相,生命的法官是良医。大医医国,良相治理的是家国天下的疾病,中医救治于人心,调理的疾病,是生命的法官。

图片

  从实际来看,中医是一门小道,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内容,甚至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这一个也算是中医的小道,毕竟大丈夫于天地,要治国安民,偏求医这样的小道,不划算,也不值得,这就是中医被称为小道的原因。

  从实操来看,中医是个苦力活,不仅劳心劳力,学习实践上还不能偷懒,一旦偷懒,造成损伤,真是得不偿失,同样也很难有出类拔萃之人,确实一个苦差事。

  从担当来看,中医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重任活,因为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管你是英雄人物,做过很多丰功伟绩,还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你总会生病,没有人不生病,一旦生病了,身家性命又何尝不把握在一个医者的手里呢,这就是医者的重任,关系每一个生命的生死。

  从理论思想来看,中医又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义之学,一个人但凡要学中医,要成为一个治病的良医,必然需要了解天地自然规律,了解人的生命本质,了解人的生理病理,换一句话来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必然要做的事情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但凡其中缺一个内容,可以说这个中医是不合格的。

  对中医本身的工作性质、理论内容有所思考和认识。明白医者工作卑微,劳心劳力,甚至是重担、苦力活,同时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时候我们再来谈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也就有根了,不会再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根基,同样的也不会有传承创新,发展困难的问题存在。

图片

一、中医传承

  1、立足于人,以人为本。

   立足于人分为两点:第一培养中医优秀人才,不管是传播任何思想文化,人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才是第一要务;第二看病治病立足于人,以人的身体为根本,用疗效来说话,用解决疾病问题来说话。

图片

  2、授课广博精良。

   中医是精义之学,教授、讲解中医理论思想的时候,必然需要考虑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不管是任何人,是大专院校的老师,还是民间一些推广中医的机构,亦或是热心中医,有心做中医文化事业的朋友,在教学安排上,在教案书写中,理当把这三个内容设计安排在其中。

  学中医,为什么要上知天文?因为中医是一门天地生命科学,这门学科是把人和天地结合起来的学科,中医学的经脉气血理论就是天地时空一体的理论思考,因此要上知天文。

  学中医,为什么又要下知地理?天地生物自有其本性,万物生化自有其本质,不对地理有所思考,自然不会知道天地生物的奥妙,同样的对中药材的取材用材也就很难做到合理取材,合理利用,这是学中医要懂地理的原因。

  学中医,为什么要中知人事呢?人有七情六欲、饮食起居的不同,同样的又有性格不同的差异,这些跟治疗人这个生命体都息息相关,甚至有一些病还跟情绪有关,若不了解一些人心、人性、人情的事情,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还真是个麻烦。

  因此,作为中医授课老师、中医传播者、爱好者、热心者,都当了解一些天文、地理、人文的事情。这也是培养人才,第一是要去考虑的问题。

  在中医的精义上有所训练和教授,学生自然不会差,对天地人生这个大整体有了思考,自然而然的对治疗人这个生命体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图片

  3、解决回答中医理论悬而未解的问题。

   在中医的传承上,还要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医理论思想的梳理,比如说阴阳五行的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是阴阳?五四青年,为什么会达到阴阳?《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诸多典籍的理论内容是否是同一根源,如果不是,那是什么一个理论?今天我们来传承中医理论思想,我们该怎么去做?这些问题,对于从事中医的任何一个朋友来说,都必然是需要去思考的。同样的每一个报名学习相应课程的学员,也应当向授课方提出这样的问题,看看他们是否能回答,倘若不能回答,那就另请高明。

图片

  4、鼓励全民学中医。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一点中医理论,不说自己能治疗多少疾病,但是一些简单的小病,一些饮食、起居,规避疾病的方法必然需要掌握,避免生了大病而病急乱投医。这一个热心于中医的人士,从事中医工作的朋友,理当承担起这个责任,充当中医的传播者、宣讲员。

图片

  5、思考解决中医人才就业问题。

   培养人才来传播中医理论思想文化,也不能只是单纯的培养、训练,同样的也需要指明方向,给出就业的出口。培训、培养中医人才,当给他们给予出路,不能半途而废。同样的也要避免他们厌学,可以让他们长久的学习下去,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一名良医。

图片

  6、加强中医学习实践。

   空谈理论没有用,天天说一大堆中医博大精深,只能说是愚蠢,不是聪明,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因此,教学过程中多开设实践课,让学生学以致用,不置于学了很多无用武之地。

图片

二、创新

  1、中医理论创新。

   创新是基于对过去的思考而提出来的新思想,同样的也是基于社会现实而提出来的理论构建。中医在创新方面,第一点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理解中医典籍的精髓和要义,并能够提纲挈领的总结出来,这个工作可以看作是中医传承的创新。

图片

  2、中医教学创新。

   缩短学制,很多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有非常多的是靠经验来堆积起来的,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是很难有高屋建瓴的体会的,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良医,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一个中医人才来。其实在这一点上,缩短学制,让一个人可以快速的入门学习中医,可以快速的掌握中医的理论思想,用*短的时间就能掌握*精深的理论思想,这一点也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在当下社会的创新。

图片

  3、中医重大疾病创新。

   攻克人体的重大疾病,对一些不治之症的重大疾病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病都是生在人身上的,解决这个问题也当从人身上来考虑,相信积累了九千年的理论思想,在今天依旧不褪色,同样可以与时俱进,解决当下社会的一些重大疾病问题。

图片

  4、整治慢性病创新。

   中医在诊治慢性病方面有独特之处,同样的通过中医的一些治疗方式,也能彻底的治疗慢性病。让所有慢性病人都能够得到普惠,这个工作也可以充当中医当下的创新工作。

图片

  5、传播模式创新。

   中医的传播模式也不应当单一化,应从多方面入手来推广中医,促使中医形成最有效的推广,这一个也是当下可以去操作的事情。

图片

  寥寥数语,也只能给大家简单的说非常基础的点,更多内容没有办法,也不合适对大家全部公开,只能点到为止,希望有心的你有所感触,也希望对从事中医事业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阅读6317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